第四部分 顾全大局 勇于牺牲

作者: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:2018年09月30日 浏览:267 次

1937年7月7日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敏锐察觉到国内形势的变化,致信国民党鄂豫皖“剿匪”总司令卫立煌,要求停战,合作抗日。1937年12月,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,高敬亭任司令员。1938年3月,第四支队开赴皖东抗日前线。在东进途中打响蒋家河口战斗,只用20多分钟便取得胜利,这是新四军对日宣战的第一枪,收录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。

在第四支队主力离开大别山后不久,武汉会战爆发,中日双方投入100多万兵力,武汉成为侵华日军战略枢纽。武汉会战后,抗日战争也进入战略相持阶段,当时全国抗日的消极情绪到处弥漫。如何实现对武汉的外层包围,这个战略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大别山身上,落到了李先念身上。按照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战略部署,1939年1月,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自竹沟南下,途中汇集各地抗日武装力量,逐步开辟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。6月,陈少敏率部由豫南抵湖北安陆,与李先念部会合,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,李先念任司令员,陈少敏任政委。游击支队在对敌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,于1940年1月扩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,全军9000人。

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,豫鄂抗日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,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。新四军第五师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,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,在日、伪、顽的夹缝中求生存、谋发展。转战大别山南北,先后抗击日军15万、伪军8万,歼敌4.3万,解放了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、1300多万人民。成为拥有5万雄狮的主力部队,创建了鄂豫皖湘贛抗日根据地,是华中抗战的中坚力量。

中原突围:1945年,党中央派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,经中原到粤北开辟新解放区。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急于发动内战,对此,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战略部署,命南下广东的王震部北返中原。此时,王树声率河南军区主力向新四军第五师主力靠拢,三大主力会师,组建了中原军区。主力军三万余人,地方武装三万人,是党在中原腹地一支强有力的反内战战略力量。中原军区原本可以尽早向北撤离,但为了全国“向北发展、向南防御”的局势,为了牵制更多的敌人,中原军区就像楔子一样钉在国民党统治区内,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

1946年6月,国民党调动30万大军将我中原军区5万余人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、方圆不足白里的狭长地带内,妄图在“四十八小时内,一举包围歼灭”我中原主力部队。6月23日,国民党进攻中原野战军,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。中原野战军在李先念的正确指挥下,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分路突围。中原军区的分路突围,调动和牵制了国民党30个旅以上的军队,有力地支援了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,从此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。

中原主力部队突围后,刘名榜率领的罗礼经光中心县委100多人坚守大别山。在敌人的反复“清剿”下,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,他们依靠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保护,坚持和敌人进行斗争。直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,迎来全国革命的胜利。

刘名榜—大别山“红旗不倒”的标志性人物。从参加革命到全国解放、他一直战斗在大别山长达20多年。由于他的卓越贡献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,并你他是“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旗帜”。根据毛主席的指示,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拍摄了电影《五更寒),再现了刘名榜带领游击队在大别山坚持斗争的故事。

千里跃进:1947年,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仍在继续,蒋介石以20万兵力压在陕北战场,40万兵力压在山东战场,使其联系两翼之间的中原地区防御力量大为削弱,不得不寄希望于“可代40万大军”的天险一黄河。这就形成了两翼突出,中间薄弱的“哑铃”态势。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,占据大别山,就可北制中原,南扼长江,西逼武汉,东慑南京,大别山又有游击队在坚持,因此,党中央毛主席英明地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选在大别山。

为了实现千里跃进大别山、夺取中原的计划,中央军委经过缜密研究,决定采取“三军配合,两翼牵制”的战略方针。刘邓大军不要后方,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 陈粟大军院挺进苏鲁豫皖地区,配合刘邓大军南进;陈谢大军自晋南强渡黄河,挺进豫西。在豫陕鄂边实施战略展开。三军形成“品”字形,互为犄角,机动歼敌。以陕北我军攻击榆林,迫使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,以山东我军在胶东展开攻势,把进攻山东的敌军引向海边,便利三军的行动。这就形成了中间突破、逐鹿中原的总格局。

1947年6月30日夜,刘邓大军12 万余人一举突破号称“东方马其诺防线”  的黄河天险。强渡黄河后,刘邓大军乘胜发起鲁西南战役,经过28天激烈的连续作战,歼敌5.6万余人,打乱了国民党的战略部署。1947年8月7日,刘邓大军挥师南征,以锐不可当之势冲过陇海路,跨越黄泛区,强渡沙河、汝河、淮河,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,完成了千革里跃进的战略任务。

为把大别山建成巩固的根据地,刘邓大军积极实施战略展开。一纵在豫东南,二纵在豫皖,三纵在皖西,六纵在鄂东,相继解放了潢川、光山、经扶、黄安、罗田、立煌等县。

12万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,由于实施无后方作战,大军的给养都要靠当地提供。大别山地区本来就不富裕,再加上敌我双方长期拉锯战,群众的生活非常艰苦,但大别山人民为了子弟兵,把裤腰带勒了又勒,最后一粒米送去当军粮,最后一个儿子参军上战场,为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无私地提供了保障。

1947年8月31日,邓小平政委在光山北向店驻地给野战军直属部队作了《目前形势与任务》的报告。报告总揽全局,科学地阐明了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,分析了我军能够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必胜条件。这时的邓政委年仅43岁,但看上去十分消瘦和苍老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刘邓大军条件的艰苦。

刘邓大军克服重重困难,紧紧依靠大别山人民,创建了大别山根据地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,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由进入大别山时的12万大军,半年后转出大别山时不足6万人。正是这种牺牲,使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,大别山也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之山、胜利之山!

刘邓大军解放经扶县:经扶县就是今天的新县。1932年,新集陷落后,国民党为便于统治,将光山县南部的一大部分、红安县和麻城县的一部分划为一个县域,以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命名为经扶县。1947年刘邓大军解放经扶县后,人民群众纷提出将“经扶县”改名为“伯承县”,刘司令员听后立即表示,改县名的意见好,但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县名,他说:“人民群众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我们是共产党,不能突出个人。我们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,绝不是某一个人和某些人的功绩。这个县的县城叫新集镇,里面带了个‘新’字,人民建立了新的政权,开始了新的生活,就叫新县吧!”同年12月底,在经扶县王湾召开的首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,一致通过了改经扶县为新县的决议。

1949年1月,结束淮海、平津两大战役后,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经过新县时,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县委在县城北关搭一彩门,命名为“朱德门”。陈赓司令员走到“朱德门”前,肃然起敬,下马敬礼。

28年红旗不倒,28年火种不灭!

大别山亲历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,大别山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缩影,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。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,就是为了更好地铭记血与火的峥嵘岁月,弘扬革命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,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。




0376-2791060

在线预约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