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部分 为民施政 苏区鼎盛

作者: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:2018年09月30日 浏览:256 次

分局、省委成立后,苏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医疗各项建设蓬勃发展,铸就了大别山的首度辉煌。

苏区建立了27个县和3个市级苏维埃政权。1929年农历的八月,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大朱家成立,这是鄂豫院边区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,各地军队和群众代表纷纷前来参加庆祝大会。一时间,大朱家稻场上红旗飘扬、锣鼓喧天,人民群众喜气洋洋,载歌载舞,热烈庆祝苏维埃政权的诞生。稻场旁的桂花树飘着醉人的花香。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大别山民歌《小小鲤鱼压红鳃》的曲调编唱出来的,歌词是当时大会盛况真实的写照。

歌词:八月桂花遍地开,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,张灯又结彩(呀),张灯又结彩(呀),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。亲爱的工友们(啦),亲爱的农友们(啦),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.....

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。根据地形成后,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,制定了土地分配政策。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,当家做了主人,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。

红军公田碑:各乡在土改过程中,留下一部分好田作为红军公田,种子、农具、肥料等由苏维埃政府提供,并组织代耕队代为种植,收获的粮食主要用作红军公粮和解决烈士家属的困难。这是民拥军的典范,也是军民鱼水情最直接的体现。

1931年,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《土地法令草案》。1932年初,黄安县紫云区二乡(今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)苏维埃政府主席派秘书方思归用毛笔把《草案》全文写在方湾的一面青砖墙上,农民们看到后,相互传诵,喜上眉梢,看到了这面墙壁就看到了希望。革命战争时期,群众想方设法地保护它,用黄泥和稻草将其糊盖,才得以保存,直到1966年揭开。它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《土地法令草案》,也是国家一级文物。

“老乡,加入红军可以分到土地”是土地革命时的宣传标语。既通俗易懂,又有很大的 号召力。中国的农民有一个朴素的愿望,他们做梦都想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,收获的粮食归自己所有。千百年来,天是地主老财的天,地是地主老财的地,农民何曾有过一寸土地?当时霍山县一位农民分到土地后,跪在田边,双手捧着泥土激动地说:“这是真的吗?这块地真是我的吗?”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现在有了共产党,有了红军,农民才有了自己的土地。广大农民很快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苦救难,才能使穷人翻身解放,也深刻懂得共产党才是他们利益的真正代表,跟着共产党才能实现他们的梦想,实现做人的尊严,就是献出自己的生命,也要加人红军。正是对党和红军这样纯朴的认识,让这些先辈,毅然决然地加入革命队伍,纵然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。这也就是共产党为什么能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的根源所在。

为了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,保障红军的物资供应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,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,进行了必要的经济建设。

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,郑位三任主席。为了统一币制,成立了银行和造币厂。为了繁荣根据地的经济建设,建立了鄂豫皖省消费合作总社,它是我党历史上最早实行股份制、按股分红的经济机构。为了开辟财政来源,根据地实行统一累进税政策(其基本原则: 减轻贫苦工农群众的负担,重担归于利削者)。还建立了五一模范工厂,统一了红军的服装。

在文化、教育建设上,苏区成立了鄂豫皖文化教育委员会,成仿吾任主席。

为了培养革命干部,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素质,边区政府设立了列宁高级学校、列宁小学等各级学校。办有夜校,翻身农民纷纷到夜校学习,当时传唱这样的歌谣:“分田又分地,自种又自吃,读读文化课,看看列宁报,唱唱革命歌,人人真快乐。”

1932年5月,为了庆祝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一周年,根据地举行了鄂豫皖苏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。

在卫生建设方面,为了保障革命战争的进行和人民的健康,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红军医院和普通医院。

鄂豫院边区红军医院早在1929年5月就已经成立。最初没有病房,没有医疗设备,只有2个中医,他们用一块床单大的布,在上面缝一些袋子,把中草药装在布袋里,每到一地,药袋往墙上一挂,开始给红军和群众看病,转移时把布袋一卷挑上就走,群众叫它“扁担医院”。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军的扩大,1931年冬,苏区政府拨款8000块银元,在箭厂河乡建了一座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,下设6个分院和1个中医院,拥有300张床位,主要救治重伤员,轻伤员都安排在老百姓家里治疗。箭厂河乡很快就形成了“户户是病房,人人当看护”的景象。正是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,才使一批又一批红军伤病员能够得到及时安置和治疗,重返前线,英勇杀敌。

苏区的各项建设蓬勃发展,使老百姓在政治上、经济上翻了身,文化教育上得到解放,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

根据地的迅速发展,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。1930年冬至1932年夏,蒋介石对根据地连续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军事“围剿”,红军在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和配合下,粉碎了敌人的“围剿”,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,红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。

1931年5月下旬,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的“围剿”,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反“围剿”,7月中旬,徐向前与曾中生率领红四军南下,连续攻克英山、蕲水、罗田,从而形成了威逼蕲春、武穴、黄梅的态势。既消灭敌人主力一部,又牵制了原拟派往江西的部分主力,有力地配合了中央根据地的反“围剿”。

1931年11月7日,红四方面军在红安县七里坪成立。总指挥徐向前,政委陈昌浩,政治部主任刘士奇,下辖红四军、红二十五军和直属教导团,共3万余人。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后主动发起黄安、商潢、苏家埠、潢光四大战役,共歼敌六万余人,取得了空前胜利。红四方面军的成立,是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标志着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走向新的发展阶段。

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“围剿”后,根据地进人鼎盛时期。建立了27个县级苏维埃政府,主力红军发展到4.5万余人。地方武装20余万,面积4万平方公里,人口350万,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池. 创造了大别山的首度辉煌。

1932年8月,蒋介石亲任鄂豫皖“剿匪”总司令,调集30万重兵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张国熹在战略指挥上的错误,以及在根据地推行极左政策,在白雀园等地错杀红军指战员2500余人,使红军指挥、作战能力大大下降。红军苦战一个多月,歼敌万余人,最终未能扭转战局,造成第四次反“围剿”失利,根据地大部丧失。9月9日,根据地首府新集陷落。10月10日,中共中央鄂像皖分局在黄柴畈召开会议,决定留下鄂像皖省委和部分武装坚持根据地斗争,分局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,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。红四方面军历时2个多月,西行转战3000里,进人川北,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。

0376-2791060

在线预约

联系我们